改革or創新?探索教育空間新格局!
如果我們以昨天的教育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,無疑掠奪了他們的明天。
——美國著名哲學家、教育家約翰·杜威
▼
01
老師位于講臺中央,面向學生授課。學生由前到后排排坐,這便是傳統課堂中方盒子空間+秧田式布局。
02
隨著教學目標不斷提高,學校的教學宗旨也調整為“培養全面發展的人”,課程改革也穩步推進。
全國教育大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“兩個體系”要求。針對“兩個體系“的要求,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提出“中小學課程改革10個新動向。
中小學課程改革10個新動向
伴隨教育改革,課堂的實際功能需求日益增多。未來的教室空間將不單單是老師授課,學生學習的場所。圖書閱覽、教學成果展示、教室直飲水、教師辦公區、教師輔導區、室內存儲區等多重功能需求,將逐步被重視,有機地融入教室空間。
03
PART ONE.
____
改革教學空間
教室空間的微創新
教育體制的改革促進了學校建筑教學空間的變化。
教學空間的改革,建議從教室空間的微創新開始。如使用可變家具,形成多種模式的課堂形式。也可擴容教室的物理空間,融入教師辦公、學生討論、洗消區等多種復合功能。
利用家具創建多功能空間
“教學空間+”模式的空間拓展
教學空間多樣化:主題化、場館化
打造校園文化特色,將學校內的建筑空間與知識教育相結合。打造成為各種情景化的空間。比如校園法庭、科學館、音樂小劇場、學生工作坊等,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趣味性。
多元化的教學空間
教學空間組合形式的微創新——“班群組模式”
“班群組模式”的特點是共享與獨立。
將教室組合平面設計成為“四室兩廳一衛”的學習單元,形成一個獨立的整體,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。同時突破了傳統授課模式中以班級為主體單元的限制。四班共享多功能廳、年級客廳等空間,減少走廊面積,教學空間利用率顯著提高。
“班群組模式”示意
PART TWO.
____
深挖校園空間的教育功能
教育街
承擔整個學校建筑內交通干線與樞紐的功能,同時將休息、閱覽、自習、小組合作討論、教學成果展示等眾多功能空間融入復合,提高了這些空間的利用率和便利性。
教育街功能示意
天津空港完全中學項目(天友設計)
閱讀階梯
在校園的內庭或室外設置臺階空間,可以巧妙的融合讀書或小劇場的功能。賦予了臺階空間以新的教育功能活力。
校園內臺階空間的利用(天友設計)
天空農場
利用建筑屋頂等閑置空間,種植花卉或農作物,學校可以開展以勞動教育為主,以科學實驗為輔的綜合實踐課程。將綠色生態與學校教育相結合,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驗學習和綠色理念。
魚菜共生系統原理圖
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天空農場(天友設計)
PART THREE.
____
建立學習社區,開展新式走班學習
借鑒美國高中教學組織形式:“社區式”高中。被稱作“小學習社區small learning community”亦可成為“校中校 schools –within schools”
多地點學校,向社會汲取養分
將政府辦公大樓、工廠、醫院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音樂廳等特定類型的公共設施納入學校教育活動場所的范疇之中。學生通過學校組織的校外實踐等活動,在這些場所中得到立體的教育。
社區與學校結合示意
開放校園,社區中心,回饋社會
學校周邊的居民以學校為媒介,利用學校的基礎設施進行再教育、休閑和文化活動。在這里學校不再只是學生獨有,而是整個社區所共有的公共資源,終身教育與全民教育的理念得到充分體現。
結 語
CONCLUDING REMARKS
面對未來的教育
課堂空間改革僅僅是其中一環
設計師與教育工作者們
目標一致,攜手同行
實踐先進的教育理念
營造人文的教育空間
我們心懷理想,步履堅定
共同筑建屬于“未來的”校園空間